河北吳橋如何成為“雜技之鄉”的?
河北省吳橋縣一向有“雜技之鄉”的稱譽。吳橋縣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雜技第一縣候選世界紀錄,創下新的世界之最。當地人們把雜技叫作“耍玩意兒”,民間流傳有:“上至九十九,下至才會走,吳橋耍玩意兒,人人有一手。”可見,雜技在吳橋縣是十分廣泛和普及的。
吳橋的雜技藝術有很久遠的歷史,1958年,滄州吳橋縣小馬廠村出土的距今約1500年前南北朝東魏時期的古墓壁畫上,就描繪著倒立、肚頂、轉碟、馬術等雜技表演形象。但是,滄州吳橋雜技在全國享有盛譽則在元朝以后。在這之前,河南的雜技比較有影響,元朝建立后,首都由河南開封遷至北京,河北滄州吳橋雜技開始繁榮起來,影響越來越大,延續至今,已成為國內外公認的著名“雜技之鄉”。
在吳橋縣境內,無論是村莊農舍,還是田間地頭,或是街頭院落,到處可以看到演練雜技的動人場面。勞動工具或生活用具,都可以當作演練雜技的道具。有些雜技世家,從一兩歲起就訓練小孩子的雜技功底。現在,全縣有幾十個專業的或業余的雜技團,演員1000多人。平時有一兩手雜技本領的人不計其數。 多年來,這個馳名中外的雜技馬戲之鄉,培養出了一大批技藝精湛的專業演員。北京、沈陽、天津、哈爾濱、重慶、昆明、太原、廣州、西安、武漢等全國50多個雜技馬戲藝術團體中,有許多演員來自吳橋。其中,有不少人已成為在國內外享有盛名的雜技表演藝術家。如中國雜技協會副主席、被譽為“雜技藝術之花”的武漢雜技團團長夏菊花,她的家鄉就是吳橋。中國人民解放軍沈陽軍區雜技團的王喜福,他主演的“空中吊子”、“晃板”、“椅子頂”等節目,得到國內外觀眾的好評,并錄制成影片播放。著名雜技表演藝術家邊云明,1956年隨中國雜技藝術團到印度、印度尼西亞、緬甸訪問演出時,他主演的“蹦床飛人”、“杠桿定車”等,為祖國贏得了榮譽。1981年,河北省雜技團到墨西哥等4國演出,主要演員大多數來自吳橋。他們的精彩表演受到國外朋友的贊揚。
-
2023-12-16 22:32:27九江市“春節民俗非遺大廟會”
-
2023-12-16 22:29:11受邀參加重慶豐都廟會
-
2023-12-16 22:21:53吳橋國際雜技藝術節
-
2023-12-16 22:18:35宜蘭國際蘭雨節受邀演出